2019年1-9月,我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解決了反常天氣增加、中美貿易摩擦、城市結構調整等諸多問題,積極謀求新舊動力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在智慧化、展貿化、國際化等方面強化力度,實現了自身功能定位的創新升級,在壓力和風險較大的競爭環境下,獲得了穩健的發展。2019年1-9月,流通分會重點監測的45家專業市場總成交額為8465.88億元,同比增加5.06%,市場成交保持穩定、結構持續分化,專業市場展現出新的商業活力。
一、2019年1-9月專業市場總體運轉情況
2019年1-9月,45家重點監測市場總成交額為8465.88億元,同比增加5.06%。其中,26家市場成交額同比反彈,平均增長幅度為7.62%;19家市場成交額同比減少,平均下滑幅度為4.50%。
(一)市場運轉效率分析
從市場運轉效率看,1-9月45家重點監測市場平均運轉效率為51147.26元/平米(年化),同比增加5.06%;平均商鋪效率為389.84萬元/鋪(年化),同比增加5.08%;平均商戶效率為434.80萬元/戶(年化),同比增加5.48%。
(二)市場區域結構分析
從區域結構看,1-9月45家重點監測市場中,東部區域專業市場成交額為7220.15億元,同比增加6.35%,占據專業市場總成交額的85.28%;中部區域專業市場成交額為778.68億元,同比減少2.36%,占據專業市場總成交額的9.20%;西部區域專業市場成交額為467.06億元,同比減少1.01%,占據專業市場總成交額的5.52%。
圖表1 45家重點監測市場區域成交額分析
(三)流通層級結構分析
從流通層級來看,45家重點監測市場中包括27家產地型專業市場、18家銷地型專業市場。2019年1-9月,27家產地型市場成交額為7216.63億元,同比增加5.93%;18家銷地型市場成交額為1249.25億元,同比增加0.29%。
(四)新增專業市場簡述
據流通分會統計,2019年1-9月新增萬平米以上紡織服裝類專業市場5家,東部區域3家,中部區域2家,新增專業市場總投資額為27.2億元,新增專業市場總建筑面積為41.75萬平米。
三、2018年1-9月亮點分析
2019年1-9月,我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實現了比較平穩的發展,部分專業市場表現突出,積極轉型升級,實現了成交額的逆勢反彈。1-9月,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的轉型升級舉措高度聚焦智慧化、展貿化、國際化,產生創新亮點,獲得了較好的成果,展現出更強的商業活力和競爭優勢。
(一)智慧化
2019年,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的智慧化轉型從過去的軟硬件環境的升級改良,逐步進化為市場經營業態、商戶營銷模式等更深層次的智慧化轉型,智慧化逐漸從技術工具深化為理念思維,以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帶動市場理念的創新升級,逐步成為市場轉型的新浪潮。
市場經營業態方面,2019年,專業市場積極經過直播模式直接服務于全國的零售購物者,并逐步探索出適合專業市場商戶的“網紅店員直播+門店展示+廠價發貨”的一站式體驗模式,解決了實體市場零售購物者受到地域局限的難題,顯著的打開了零售版圖,豐富了市場業態。商戶營銷模式方面,市場商戶依托信息化手段逐步發展為打通紡織服裝上下游的集大成者,經過線上溝通、網上網下同時展示、線上下單交易、外部發貨的模式與采購商進行小大量、多批次的交易,實體市場的傳統交易功能正在逐步走向網上網下的深度融合。
(二)展貿化
近年來,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積極尋求新的功能定位,實現平臺化發展,其中,“展貿平臺”的發展速度高速,成果顯著。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的展貿化轉型主要呈目前兩方面:一是組織商戶赴國內外參展觀展的次數更多、規模更大、服務更細、效果更有優勢;二是紡織服裝專業市場逐步產生自身的展會品牌,自主辦展的經驗更為豐富,展會成交規模和全國知名度日漸高升。一季度、三季度是我國紡織服裝業的展會旺季,各地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積極辦展、參展,經過長期的經驗累積,更加注意行業展會對渠道擴張、品牌推廣、理念交流、合作對接的重要影響,實現了展會現場成交額的提高,強化了展會后續精準對接的服務力度。同時,專業市場在媒體報道方面,創新產生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組合,文字報道與網紅直播組合的多元推廣方法,獲得了很不錯的傳達效應,展會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逐步高升。
(三)國際化
2019年,我國紡織服裝業面臨了復雜多變的中美貿易環境,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國際競爭中,紡織服裝專業市場抓住“一帶一路”倡議和市場采購貿易方法試點兩大重要機遇,穩健地走出一條國際化道路,獲得了較好的成果。
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積極經過開設海外分市場、開設海外倉、成立海外銷售中心等模式,將業務板塊擴張到國際市場;積極“走出去”,到海外市場進行參觀、考察,積極赴國際展會參展、觀展,將銷售渠道鋪設到國際市場;積極探索跨境電商、境外采購、國際買手、全球海淘等多元模式,對標國際品牌,采購、銷售國際化商品,提高市場商品的國際化水平;在市場內開設進口館、進口層等,引進海外商戶入駐,提高市場商戶的競爭活力,提高市場商戶總體的國際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