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人均水果直接消費量為82.3公斤,國內水果直接消費量為1.15億噸,水果加工消費量3100萬噸。我國水果種植多為果農分散經營,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低,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突出。以下對水果行業現狀分析。
水果行業現狀分析,在各種水果中,蘋果、香蕉、柑橘、梨、葡萄仍是主要種植及生產品種。在全國果園中,蘋果園面積占比為18%,柑桔園面積占比為20%,為規模較大的兩類果園;水果行業分析指出,同期蘋果產量為4139.0萬噸,占比16.7%,柑桔產量3816.8萬噸,占比15.1%,亦是規模較大的兩類果品。
中國果園面積分布占比統計情況
人們對水果口感的印象一直都是在甘甜、多汁、酸中帶甜等直接的感覺體驗上,很多水果的味道比如蘋果味、梨子味、橙子味、葡萄味、獼猴桃味、西瓜味存儲在人們味蕾記憶之中,并不用去深究味道背后的營養成分比。目前我國的農產品,特別是水果,已經趨于飽和。近年來各地都在大力發展、擴大規模,造成各種水果上市期間產地壓力極大。這致使普通果品大量滯銷,而優秀果品供應緊張。現從三大狀況來分析水果行業現狀。
開始,由于生產端小、散、亂情況的長期存在,水果行業現狀分析,與渠道難以迅速、有效匹配,致使水果產業供需不配套這一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豐收不增收的現象經常出現。
其次,水果從生產到市場,包括優秀品種選育、果園管理、采后預冷和貯藏、上市前的商品化處理以及運輸和上市銷售,水果行業現狀分析,整個產銷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應有相對應的標準,但從目前現狀來看,要么無標準可依,要么標準散亂難以統一,要么標準內容過時,嚴重制約了我國水果的品牌化進程。
第三,從整個水果行業來看,冷鏈物流應用程度不高,有的甚至全程無冷鏈,致使某種水果早上賣10元、晚上賣5元甚至更低的現象時常出現,水果行業現狀分析,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體驗和水果的利潤水平。
長遠來看,我國水果行業發展前景依然廣闊。水果行業現狀分析,一方面,一二線城市水果市場已呈現飽和趨勢,但是在三四線城市和縣城,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對水果的消費將持續高升。三四線城市有望成為水果行業新的發展引擎,進一步拓寬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