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國農業部稱中國采購了2018/2019年度交貨的113萬噸美豆。受此利空消息影響,一周以來,國內油脂油料期現貨價格繼續下跌。作為油脂油料板塊中的一員,菜油和菜粕價格未能幸免,延續前期跌勢。相比之下,由于市場流通量繼續下降,油菜籽價格維持穩定。
菜籽市場交易較為冷清
因剩余量較少,國產菜籽市場交易較為冷清,長江中下游產區僅少數地區有報價。據監測,截至12月17日,安徽鳳陽本地菜籽(水雜13%,含油36%)收購價為2.52元/斤,江蘇興化菜籽(凈貨,水雜9%,含油39%)裝車價為2.43元/斤,湖北潛江菜籽(水雜13%,含油39%)裝車價為2.55元/斤,內蒙古海拉爾新菜籽(水雜11%,含油42%)裝車價為2.15元/斤,新疆伊犁新菜籽(水雜9%,含油38%)貿易商收購價為2.10~2.15元/斤,青海互助新菜籽(水雜10%,含油37%~38%)凈貨收購價為2.30元/斤,均保持穩定。
由于原料較少以及下游產品價格下降,菜籽加工利潤走低,最近一周,國產菜籽小機榨油廠開工率繼續在低位徘徊。據監測,截至12月14日當周,國產菜籽開機率為1.17%,與上周持平,依舊處于年內偏低水平。
菜油消費空間受到擠壓
雖然經過國儲拋售后,國內菜油庫存急劇減少,但由于中美貿易摩擦緩解以及我國擬在2019年擴大阿根廷豆油進口量,導致豆油期現貨價格破位下跌,一度跌破近3年低點,拖累菜油價格走低。
據監測,12月17日,廣東東莞油廠進口一級菜油出廠報價為6490元/噸,四級菜油6290元/噸,周環比均下跌60元/噸;遼寧營口進口一級菜油6580元/噸,四級菜油6430元/噸,均跌20元/噸;湖北荊門進口一級菜油6880元/噸,四級菜油6600元/噸,均跌30元/噸;四川成都進口一級菜油6830元/噸,四級菜油6600元/噸,均跌60元/噸;江西九江進口四級菜油6540元/噸,跌30元/噸。
據分析,近期菜油價格下跌,一方面是由于沿海油廠開機率提高,油廠菜油庫存有所上升。據監測,截至12月14日當周,全國納入調查的101家油廠菜籽壓榨量增至12.565萬噸,周環比增加2.45萬噸,增幅為24.2%,從而導致菜油庫存略增。據監測,截至12月14日,華南地區(兩廣、福建)油廠菜油庫存為13.53萬噸,周環比增加0.4萬噸,增幅為3.05%。
另一方面是因豆油下跌,拖累菜油價格低走。豆油價格大幅下跌,使得菜油、豆油價差擴大,菜油性價比轉差,使得菜油消費空間被擠壓。據監測,截至12月14日當周,沿海油廠菜油成交量僅為0.67萬噸,周環比下降23.86%,為近幾周低點。
菜粕跌至一年半來最低
中美貿易摩擦緩解,中國重新入市采購美豆,使得市場之前對粕類供應的擔憂情緒一掃而光。油廠惜售心態瓦解,轉向積極拋售,導致菜粕價格繼續低走,跌至一年半以來最低水平。
據監測,截至12月17日,廣西防城港普通蛋白菜籽粕出廠報價為2060元/噸,周環比下跌170元/噸;廣西欽州2100元/噸,跌130元/噸;廣東東莞2100元/噸,跌130元/噸;江蘇無錫2280元/噸,跌80元/噸;遼寧營口2300元/噸,穩定。
由于油廠開機率較高,最近一周,沿海地區油廠菜粕庫存增加。據監測,截至12月14日,華南地區(兩廣及福建)油廠菜粕庫存為2.1萬噸,周環比增加0.37萬噸,增幅為21.4%。隨著菜粕價格跌至低位,下游抄底補庫意愿增強,最近一周,沿海油廠菜粕成交量明顯增加。據監測,截至12月14日當周,沿海油廠菜粕成交量為3.81萬噸,周環比增加33.22%。
展望后市,由于重啟美豆進口,粕類供應緊張的情況很難出現,加之南美大豆即將豐收上市,后期粕類供應增加預期較強,加之氣溫下降,水產養殖停滯,菜粕需求不旺,經過短時間抄底補庫后,下游需求轉淡概率較大,菜粕價格仍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