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4+7帶量采購、一致性評價等政策的不斷促進,國內部分醫藥上市公司業績受到影響展現回落。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中旬,已有127家藥企發布了2019年半年業績預告,其中預期虧損的企業為13家,虧損面約為10.24%,盈利的企業為113家,約為88.98%,不確定的企業為1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預盈的113企業中,有41家企業的凈利出現下降或預減,約占36%,高于去年同期。財報數據顯示,四環生物2019年上半年虧損800萬元,同比下降877.7%;恒康醫療預計2019年上半年虧損超4000萬元,同比下滑196.8%。
對待業績下滑,各家企業給出不一樣的解釋。四環生物方面稱,公司業績下滑主要是因為控股子公司北京四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業績同比下降。恒康醫療在業績公告中給出的解釋為,公司長期借款部分貸款款項由于到期而替代貸款銀行,導致貸款成本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另外,受匯率變動影響,匯兌損益對公司2019年半年度凈利潤影響很大;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公司下屬診所取消藥品加成、下調檢查資費及藥品銷售費用同比增加,導致公司凈利潤不及預計。
雖然每家公司給出的業績下滑原因不同,但在行業人士看來,多家醫藥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下滑主要是受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兩票制、帶量采購等政策實施影響。隨著4+7帶量采購試點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甚至是全面實施,對醫藥企業凈利的影響也將進一步增大。
【免責聲明】天賜網對以上發布之所有信息,力爭可靠、準確及全面,但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僅供參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天賜網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