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礦石等“黑色系”大宗商品大幅上漲后,最近鎳價的漲勢備受關注。在前一周漲逾5%后,本周兩個交易日上漲幅度亦超過5%,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由于鎳的下游消費疲軟,市場大機率或難延續大漲勢頭。
數據顯示,截至16日收盤,上海期貨交易所鎳期貨主力合約收報每噸10.95萬元,時隔4個月再次站穩10萬元上方,連續5個交易日很大幅度上漲,創下了2018年8月底以來的新高,7月份來鎳價的累計漲幅達7.8%,也有望沖擊年內單月最大漲幅紀錄。
國信期貨剖析認為,鎳價之所以強大,主要是近期多重利好激發市場多頭“熱情”。“近期印尼公開了新的禁礦規劃、菲律賓第二次礦業審查,加上印尼接連發生兩次強震。”國信期貨分析指出,目前鎳價突破了年內高點,但后市來看,鎳市的利好偏短期。
“鎳市更多顯示出的是資金推動的短期行情,實際上隨著價格上漲,下游需求者觀望氛圍逐步濃厚。”上海有色網一位分析師也表示,包括用來重要礦業產區的印尼供應方因素實際上還不足以對市場帶來較大干擾。
上海有色網的數據顯示,目前現貨市場上1號電解鎳的報盤約每噸105300-107000元左右,金川鎳較鎳期貨主力合約升水報價約每噸1000-1100元左右,更高的報價基本有價無市。面對當前價格,現貨市場也反應平平,下游基本處于觀望狀況,價格大幅上漲導致下游需求有所減弱,積極尋求其他替代原料。
據安泰科的測算,2018年,鎳終端消費有76%用于不銹鋼的生產,而目前不銹鋼市場的庫存仍高企。到6月中旬,代表性的佛山和無錫兩地庫存約32萬噸左右,距離兩地庫存的歷史高值34萬噸左右并不遙遠,處于明顯的高位。
據業內人士分析,后期鎳市的下游消費將會有所變動,即不銹鋼需求占比下降,電池需求占比上升。目前,鎳在電池規模主要作為生產鎳鎘電池、鎳氫電池以及三元聚合物鋰電池,其中鎳鎘電池由于具備“記憶效應”且污染問題漸漸被淘汰,但鎳氫電池和三元聚合物鋰電池,特別是三元聚合物鋰電池由于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得到快速推廣。
一些機構預計,到2025年,鎳在電池中的消費占比將從目前的約3%左右升至16%左右,而不銹鋼消費占比屆時將降至65%左右。“電動汽車電池高鎳化將持續推動需求增長,新的消費也會為鎳價提供一定支撐,但這一轉變不會一蹴而就。”上海一家私募基金投研部門負責人預計,短時間來看除非供應端展現重大的變化,否則需求端恐難支持這一強勁的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