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來,銅價重心略有下移。受到連續合約結構的影響,持貨商挺價升水意愿強烈,這對期貨主力合約價格有一定支撐,但受制于中美貿易磋商局勢的不確定性,市場謹慎情緒提升,滬銅走勢偏弱振蕩。
10月的信貸增量季節性特征明顯,社會融資數據弱于信貸,表現出當前需求不足,M1持續低位也強化了這一見解。在逆周期調整背景下,若要銅需求有所抬頭,還需繼續等候。
M1繼續在低位盤整
11月11日,人民銀行公開了10月金融統計數據、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及增量數據。數據顯示,10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6189億元,預期9665億元,前值2.33萬億元;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6613億元,預期8000億元,前值1.69萬億元;10月M2貨幣供應同比增長8.4%,預期8.4%,前值8.4%;10月M1貨幣供應同比增長3.3%,預期3.8%,前值3.4%;10月M0貨幣供應同比增長4.7%,前值4%。
信貸增量較前值的腰斬除了因為國慶節假期的擾動外,需求端也出現了困難。逆周期調整力度盡管導致市場流動性的壓力減退,但當前物價結構分化明顯,從環比看,10月CPI反彈0.9%。其中,食品價格反彈3.6%;非食品價格反彈0.2%。從同比看,CPI反彈3.8%。其中,食品價格反彈15.5%;非食品價格反彈0.9%,反彈幅度回落0.1個百分點。一味地增加流動性,無法從實際上提振需求。后續若出現有關政策去降低企業負擔,提升企業盈利預期,將利好社會信貸的信用端,強化社會消費信心,zui終才能提振銅需求的升溫。
去庫尾聲值得期待
今年以來,在總體消費不景氣的背景下,世界銅的顯性庫存一直在低位調整。企業補庫意愿不足,并受制于經濟壓力,企業主動去庫存,在這一背景下銅價偏弱振蕩下行。
盡管精煉銅TC年初以來持續走軟,表示中常年銅礦緊缺,但無奈面對中美貿易多次磋商、英國脫歐動蕩等情緒的影響,市場風險偏好不足。同時,國內汽車家電、電纜等公開的數據大幅不如預期,銅價因而回落。
隨著時間推移,市場庫存量少持續了近一年時間。去庫存歷經了3年周期,產業升級和調優導致庫存結構得到改善。另外,需求端的改善仍有期待,10月銅礦沙及其精礦、鍛軋銅、銅材進口同比增長幅度明顯擴大,不同于以往出現大幅回落,銅的消費端存在較大韌性。
全局來看,未來行情除了謹防中美貿易磋商等不確定因素的沖擊外,還要關注需求端升溫后給銅價帶來的曙光。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