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份,肥料市場的熱度并沒有被全國各個地區的高溫天氣所感染,反而愈加冷清。繼秋季肥市場首輪預收活動結束之后,復合肥企業方面執行常規計息、保底政策,不料下游并不買賬,市場一度陷入僵持狀態。與其相似的是,近期水溶肥市場較前期略有降溫,局部交投氣氛削弱。
肥料行情集體“感冒”,人們便把矛頭指向了尿素,確實,伴隨印標影響的逐步發酵,國內尿素市場利好有限,價格一降再降,短時間內工、農業需求依然偏淡,因而對于總體市場來講尿素仍是利空,但是,水溶肥市場的降溫不單因原料方面的變化,供需端也存在一定利空因素。
首先,需求淡季。近些年來,在各地種植結構調整、“水肥一體化”同步展開的同時,水溶肥需求迎頭趕上,甚至局部地區階段性需求量已超過傳統肥料,以往的淡旺季也就不那么明顯。
一般來講,東南沿海及西北內陸地區屬于水溶肥廣泛需求地區,近日西北大部分如新疆、甘肅等地傳統旺季結束,水溶肥需求大減;夏季東南沿海地區天氣多雨,農業活動時常停滯,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下游備肥進度,因而,組合以上各個地區的不同情況,水溶肥迎來了需求淡季。
其次,供應有限。據悉,截至7月25日,第二輪第一批8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負責省(市)督察的6個組已進入下沉督察階段;負責中央企業督察的兩個組已進入重點督察階段。此次行動將用將用三年時間結束例行督察,再用一年時間結束“回頭看”,一場席卷全國的環保風暴,仍在繼續。
當前,部分肥料生產廠家集中區的環保態勢空前嚴峻,眾多中小型企業面臨階段性停車的危險,因而,水溶肥供應可能會出現“斷檔”的情況,縱然需求淡季,也影響了下游拿貨熱情。
最后,市場亂象。說到市場亂象,近些年來肥料市場可謂是數不勝數,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等現象較為常見,甚至存在肥料“忽悠團”明目張膽地下鄉行騙,諸如此類情況的發生,不單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而且削弱了下游參與肥料購銷的熱情。
水溶肥市場亂象或多于傳統肥料,原因一是水溶價格參差不齊,同類型產品價格差距懸殊;原因二是水溶肥一時興起導致生產廠家大量涌現,品牌雜亂,因而,市場亂象的增長也某種程度上壓制了下游需求的釋放。
綜上,尿素價格滑落必將會影響整個肥市的氣氛,加上下游需求的削弱,水溶肥迎來淡季市場,短時間內企業方面將會削減產量、平穩出貨,價格幅度也將適當放寬。
以上是最新水溶肥價格資訊,更多水溶肥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水溶肥價格走勢,水溶肥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