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端趨緊
進入11月中旬以來,隨著危險化學品運輸管制松綁,堆疊此前檢修的甲醇產能陸續恢復生產釋放,供給偏緊格局轉為寬松預期,因而導致甲醇2001合約止漲轉跌,期價開啟一輪單邊下滑行情,從2400元/噸一線穩步下滑至2050元/噸一線。不過,筆者認為,隨著甲醇期價逐步走低并跌破裝置成本線以后,堆疊霧霾高發期倒逼環保政策日趨嚴格限制甲醇產能釋放,預期供給偏緊優勢將再次突顯,本輪甲醇跌勢料收尾。
我國煤制甲醇產能分布及變化情況
由于我國資源稟賦呈現多煤、少氣、貧油的特點,因此國內甲醇主要以煤制為主,占比高達70%。近年投入生產的大型煤制甲醇裝置大多聚集在西北地區。因此在核算甲醇成本時主要關注西北地區的煤制甲醇企業的生產成本。通常情況下,甲醇的生產成本包括生產成本、管理成本和財務成本。計算發現,我國西北地區煤制甲醇生產成本在1850—1900元/噸,而生產成本在2100—2150元/噸。而11月上旬末,西北甲醇現貨價格保持在1905元/噸。換言之,現貨甲醇市場價格已經跌破甲醇生產成本,接近生產成本了。而期貨2001合約盤面也跌破了甲醇生產成本,距離生產成本僅剩下100—130元/噸的利潤空間。如果后期甲醇價格持續走軟并導致企業裝置處于常年低利潤或虧損狀態,無疑會挫傷生產積極性,因而令裝置開工率出現下降。不過,甲醇期價跌到低位地區倒逼甲醇產能應用率下降需要長期的作用,才能提振期價重新走高。這是常年因素,在短期內很難起到立竿見影的效用。
環保日趨嚴格 企業開工率降低
按照我國氣象部門預期結果,2019—2020年秋冬季氣象條件相比之前不利,將面臨霧霾持續周期長、覆蓋范圍廣的情況。當前我國北方地區即將進入采暖季,空氣污染防控又將迎來嚴峻考驗。因此。最近生態環境部編制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空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方案設定了秋冬季環境空氣改善質量目標,要求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PM2.5濃度同比減少4%左右,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6%。
由于秋冬季環境空氣改善質量目標是一項嚴肅的工作任務,完不成任務的城市將被嚴肅問責。換言之,煤炭及下游等高污染行業面臨產能應用率有限的考驗,而甲醇作為煤化工下游產業,自然也會被環保政策所限制,嚴峻的問責機制或顯著減弱甲醇產能的釋放,令供應端再次趨緊。近三年來,我國對于霧霾治理和環保監察力度持續趨于嚴厲。可以看到,2016—2018年,這三年的11月中旬至年末,霧霾天氣倒逼環保力度提升,全國甲醇開工率呈現明顯下降的特點。預期本年度在嚴峻的環保督察影響下,后市甲醇開工率也會迎來顯著的下降景象。
總的來講,隨著甲醇期貨價格持續走軟并跌破西北地區的甲醇生產成本線以后,雖說企業裝置面對低利潤和虧損的處境有一定時間忍耐度(預期三個月至半年可以忍受,降低開工率的概率不大),但如果常年低價運轉(一般在半年以上或一年左右)則勢必會導致裝置開工率降低。堆疊本年度防霾工作比較嚴峻,高污染企業產能有限預期強烈,因而在甲醇供應端重塑供應緊張的預期。在常年因素和短期因素共同影響下,預期甲醇期貨2001合約跌勢料收尾,后市有望再次走高。
以上是最新甲醇價格資訊,更多甲醇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甲醇價格走勢,甲醇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