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又叫碳酰胺,是一種白色晶體,是zui簡單的有機化合物之一,亦是目前含氮量zui高的氮肥。
作為一種中性肥料,尿素適用于各種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操控簡單,對土壤的損壞作用小,是目前消耗量較大的一種化學氮肥。工業上用氨氣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合成尿素。
尿素含氮量高,施用后效果明顯,它既可作基肥、追肥,亦可作根外追肥,深受廣大農民群眾的青睞。
但若施用方式不正確,施用時期不適合,就會造成其使用率明顯回落,嚴重時使用率僅為10%~20%。種植戶既花了錢,又浪費了時間,但卻沒有收到應有的作用,甚至也容易引起引起"肥害",危害作物,因而,正確、科學地追施尿素非常必要。
一、使用尿素的十大禁忌
1. 忌與碳銨混用
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轉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轉化速度在堿性條件下比在酸性條件下慢得多。碳銨施入土壤后呈堿性反應,pH值為8.2~8.4。農田混施碳銨和尿素,會使尿素轉化成氨的速度大大減慢,極易導致尿素的流失和揮發損失。因而,尿素與碳銨不能混用或同時施用。
2. 忌地面撒施
尿素撒施在地面,常溫下要通過4~5天的轉化才能被利用,多數氮素容易在氨化過程中揮發掉,一般實際使用率只有30%左右,倘若在堿性土壤和有機質高含量的土壤中撒施,氮素的損失會更快更多。
并且尿素淺施,易被雜草消耗。尿素深施,融肥于土,使肥料處于濕潤的土層中,有利于肥效的發揮。作追肥應穴施于苗旁或溝施在苗側,深度應在10~15cm左右。這樣,尿素聚集在根系密集層,便于作物吸收利用。試驗表明,深施比淺施能提高尿素的使用率10%~30%。
3. 忌作種肥
尿素在生產過程中,常產生少量的縮二脲,當縮二脲含量超過2%時就會對種子和幼苗產生毒害,這樣的尿素進入種子和幼苗中,會使蛋白質變性,影響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故不能作種肥。若務必作為種肥施用,要防止種、肥接觸,并控制用量。
4. 忌施后馬上灌水
尿素屬酰胺態氮肥,它要轉化成氨態氮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轉化過程因土質、水分和溫度等條件不同,時間有長有短,通常在通過2~10天才能完成,若施后馬上灌排水或旱地在大雨前施用,尿素就會溶解在水中而流失。一般夏秋季節應在施后2~3天才能灌水,冬春季節應在施后7~8天后灌溉水。
5. 忌與堿性肥料混施或同時施用
尿素施后須轉化成氨態氮才會產生肥效,而氨態氮在堿性條件下,多數氮素會變成氨氣揮發掉,因而尿素不得與石灰、草木灰、鈣鎂磷肥等堿性肥料混施或同時施用。一般情況下,夏秋季節,尿素與堿性肥料應錯開3~4天施用,冬春季應錯開7~8天。
6. 忌施于芹菜上
芹菜整個生常年間需追施大量的氮素肥料,但不可施尿素。因為追施尿素,芹菜纖維增加變粗,植株老化,生長緩慢,且食用帶苦味,品質低劣。芹菜適宜施碳銨、氨水和有機肥料,有利提高品質。
7. 忌用量過大
尿素含氮量高,施用量不能過大,避免造成沒必要的浪費和"肥害"。一般每畝施用5~15千克,水田每畝施15~20千克。施用過多,在轉變為碳銨前不能被土壤吸收,容易被雨水淋失,且易傷害作物。同時尿素施得過多,多數被流失,進入地下水,將會造成水體的氮素污染,造成亞硝酸鹽的沉積,嚴重影響人畜安全。
8. 忌高濃度葉面噴施
在所有氮肥里面,尿素是zui理想的葉面肥。噴施尿素,作物合成蛋白質的數量和速度都超過其他氮肥。但是,葉面噴施時請勿尿素溶液濃度過大,否則會燒壞葉片,也會毒害植株。一般對玉米、小麥、水稻、棉花的濃度以2%為佳;蔬菜、瓜果以0.5-1%比較合適;果樹以0.5-1.5%為佳。
9. 忌施用過遲
施用尿素過晚,不利于肥效的發揮,易造成作物貪青晚熟,故一般應比其他氮肥早施4~7天施用。
10. 忌單一施用
尿素的有效成分是氮素,養分單一,而作物生長發育需要多種營養成分。因而,尿素應和有機肥及磷、鉀肥等配合施用,以滿足農作物對各種養分的需求。并且尿素與有機肥及化肥合理混施,還能夠有效提高其使用率。如尿素與過磷酸鈣混合施用,可促使不穩定的碳酸氫銨轉變為穩定的磷酸銨,這樣氮的自然揮發就大幅降低。尿素與有機肥料混合施用,在發酵過程中產生有機酸,亦可加速尿素的轉化與分解,迅速被作物吸收,提高尿素的使用率。
二、尿素的正確使用說明
1. 平衡施肥
尿素是純氮素化肥,不含作物生長必需的大量元素中的磷、鉀,因而,做追肥時應在測土化驗的基礎上,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平衡施入氮、磷、鉀肥。先把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的全部磷、鉀肥和部分(30%左右)氮肥組合整地底施。再把剩下70%左右的氮肥(可用尿素)作為追肥施入,其中作物的需肥臨界期、zui大效率期追施60%左右,后期追施10%左右。只有氮、磷、鉀三種肥料合理配合、科學施入,才能使追施尿素的使用率提高。
2. 適期追施
每種作物對氮、磷、鉀的吸收都有一個特定的臨界期(即作物對某種元素吸收特別敏感的時期)。此期缺肥(氮、磷、鉀),作物的產量降低,品質下降,影響深遠,即便以后再施入充足的肥料,對作物產量、品質的影響也無法逆轉。除此之外,還有一個zui大效率期,即此期施肥作物可得到相當高的產量,作物對肥料的利用效率zui高。由以上分析可見,只有在作物的營養臨界期和zui大效率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使用率,使作物達到高產、優秀。
不相同的作物其需肥臨界期、zui大效率期不同,應區別對待,合理施用。例如小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需氮臨界期在分蘗期、穗分化期,棉花在蕾鈴期等。氮zui大效率期小麥在拔節至孕穗期,水稻在分蘗至拔節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番茄在結果期,白菜在蓮座期,向日葵在花蕾期,大豆在初花期等。
3. 適時追肥
尿素為酰胺態肥料,需要轉化成碳酸銨被土壤膠體吸附,繼而被作物吸收,這一過程需要6~7天,此間尿素首先被土壤中的水分溶化,后緩慢轉化成為碳酸銨。因而,尿素做追肥施用時,應在作物的需氮臨界期和肥料zui大效率期前1周左右施入,不可過早或過遲。
4. 深施覆土
施用方式不當極易造成尿素隨水流失、氨氣揮發等氮素損失現象,浪費肥料,浪費人工,還顯著的降低了尿素的使用率。
正確的施用方式是:在玉米、小麥、番茄、白菜等作物上施用,應在距離作物20厘米處,挖15~20厘米深的穴,將肥料施入后用土蓋嚴,在土壤不是太干旱的情況下7天后澆水。當土壤干旱嚴重確需澆水時,應小水輕澆1次,不可大水漫灌,避免尿素隨水流失。在水稻上施用時,應采用撒施,施后保持土壤濕潤,7天內不能灌水,待肥料充分溶化被土壤吸附后,可澆1次小水,然后再晾曬5~6天。
5. 葉面噴施
尿素易溶于水,擴散性強,易被葉片吸收,對葉片損害較小,適合做根外追肥,可組合作物病蟲害防治進行葉面噴施。但做根外追肥時,應采用縮二脲含量不能超過2%的尿素,避免損害葉片。根外追肥的濃度因作物不同而有區別。噴施時間宜在下午4時后,此時蒸騰量小,葉面氣孔逐步張開,有利于作物對尿素水溶液的充分吸收。
以上是最新尿素價格資訊,更多尿素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尿素價格走勢,尿素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