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方式
1.單面模板法:此法是坡屋面混凝土施工中較經常使用的簡易法,但影響澆筑質量的方面較多,如屋面坡度的大小,模板的光滑程度和坍落度的影響等。因混凝土無法按常規振搗而導致不密實,須待混凝土處于初凝階段再振搗。此時混凝土的可塑性降低,再振搗必然造成混凝土的內傷和裂紋。因而,在施工中應采用一些措施,如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30-50mm,利用焊接板筋做抗滑移帶和確定混凝土流向、分段施工等。為了保證板面的平整度,隨搗隨用1:2.5水泥砂漿抹平。
2.雙面夾板法。東西坡度要達到75℃,務必采用雙面夾板法才能保證施工質量。施工需要使用短鋼筋作支架,并加設止水片,以控制屋面厚度和止水、防滲。在兩模板外側面中部設尺寸為400x400mm混凝土澆注孔。
從兩類施工方式比較來看,雙面夾板法混凝土局部多蜂窩.不易振實,但整體混凝土密實。經淋水試驗,滲漏多在穿加固鐵絲部位;單面模板法表面無蜂窩、孔洞,但滲漏較普遍,漏點難找,修復難。
二、分析建議
1.斜屋面混凝土在單面模板上施工主要靠混凝土自身的凝結力、模板面的摩阻力和鋼筋網的張拉阻力的限制,至混凝土硬化成型后不再沿斜面下降。倘若模板超過一定角度后,在混凝土振搗時,模板對混凝土的摩阻力不夠以抵消混凝土順模板面的下降力。混凝土初凝前,如緩慢位移持續發生,易導致混凝土不密實和內傷而滲漏。故建議當屋面的坡度高于26’時,不能采用單面模板法施工。
2.雙面模板法可以保證混凝土板達到內實外光的要求。然而,由于板的厚度小 (一般僅為100mm),去除鋼筋和防護層,中間縫隙小于50mm,若鋼筋綁扎存在誤差,則振搗棒更難插入。因而施工中務必注意預防鋼筋位移及混凝土澆注不到位而造成的蜂窩。因無法查注意到模板內混凝土的飽滿度,可以敲擊聽音檢查,并在板底采用附著式振搗器,使混凝土下淌充實。振搗時,采用Φ33小振動棒,按序插振,預防漏插。對于死角部位可采用板外振與人工插釬相組合。對于此法施工,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具體按照作業時的溫度確定,一般限制在50-70mm。為了保證方面的結構安全和防水效果,對坡度大的斜屋面,應優先選用雙面夾板法。
3.由于模板支撐系統承受斜屋面的橫向推力,因而,務必設置斜撐。應兩面同時順向澆筑混凝土,以降低側壓力,使焊接鋼筋同時雙面受力。預防混凝土單側澆筑使支架發生位移而一邊倒,甚至發生塌陷事故。
4.斜屋面混凝土施工受到高處作業、坡度大小、形狀變化和槽溝等多方面影響,支模及澆筑混凝土均比較麻煩。由于混凝土板表面積大,失水快和人員上下不便灑水困難等原因.故需特別做好養護工作:
5.斜屋面的工程造價大大高于平屋頂造價,因而降低防水層次,提高防水效果,是降低工程造價的重要措施,因而,保證斜屋面板混凝土的密實度非常重要。
6.利用大流動性的高性能混凝土或免振自密實混凝土,是方便斜屋面施工的有效途徑。
以上是最新混凝土價格資訊,更多混凝土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混凝土價格走勢,混凝土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