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時候均有用到灌漿來完成建筑等施工,但是很多時候會因為灌漿料的使用不合理而形成很多問題,下面灌漿料批發小編就來個跟大家說明一下灌漿料的使用方法。
1. 基礎處理
在開始前要清掃設備基礎表面,不可以有碎石、浮漿、灰塵、油漬和脫模劑等碎屑。灌漿前24h,設備基礎表面需要保持充分濕潤。灌漿前1h,需要吸干積水。
2. 確定灌漿方法
按照設備機座的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灌漿方法。一般情況下,用"自重法灌漿"即可,即將漿料直接自模板口灌入,完全依靠漿料自重自行流平并填充整個灌注空間;若灌注面積較大、結構特別復雜或空間很小而距離很遠時,可以采用"高位漏斗法灌漿"或"壓力法灌漿"進行灌漿,以保證漿料能充分填充各個角落。
3. 支模
按照確定的灌漿方法和灌漿施工圖支設模板,模板定位標高應高出設備基座上表面zui少50mm,模板務必支設嚴密、穩固,預防出現松動、跑漿等情況。
4. 灌漿料的攪拌
按產品合格證上揚薦的水料比確定加水量,拌和用水應采用飲用水,水溫以5~40℃為佳,可以采用機械或人工攪拌。采用機械攪拌時,攪拌時間通常為1~2分鐘。采用人工攪拌時,宜先加入2/3的用水量攪拌2分鐘,然后加入剩余用水量繼續均勻攪拌。
5. 灌漿
灌漿施工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漿料應從一側灌入,直至另一側溢出為止,以便于排出設備機座與混凝土基礎之間的空氣,使灌漿充實,不得從四側同時進行灌漿。
2).灌漿開始后,務必連續進行,不能間斷,并應盡量縮短灌漿時間。
3).在灌漿流程中不能振搗,如有需要時可用竹板條等進行拉動導流。
4).每次灌漿層厚度不能超過100mm。
5).較長設備或軌道基礎的灌漿,應采用分段施工。每段長度以7m為佳。
6).灌漿流程中如發現表面有泌水現象,可布撒少量CGM干料,吸干水份。
7)對灌漿層厚度大于1000mm大體積的設備基礎灌漿時,可以在攪拌灌漿料時按總量比1:1加入0.5mm石子,但需經試驗確定其可灌性是否能符合要求
8).設備基礎灌漿結束后,要去除的部分應在灌漿層終凝前進行處理。
9).在灌漿施工流程中直至脫模前,應避免灌漿層受到振動和碰撞,避免損壞未結硬的灌漿層。
10)模板與設備基座的水平距離應限制在100mm左右,以便于灌漿施工。
11)灌漿中如出現跑漿現象,應及時處理。
12)當設備基礎灌漿量較大時,應采用機械攪拌方法,以保證灌漿施工。
6、養護
1)灌漿結束后30分鐘內,應馬上噴灑養護劑或覆蓋塑料薄膜并加蓋巖棉被等進行養護,或在灌漿層終凝后馬上灑水保濕養護。
2)冬季施工時,養護措施還需達到現行《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204)的有關規定。
以上是最新灌漿料價格資訊,更多灌漿料價格信息查詢,或想隨時把握最新灌漿料價格走勢,灌漿料產業動態,請持續關注天賜網行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