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兩輪帶加工有誤差兩輪帶在深加工時沒有根據要求控制好其內、外的同軸度,以及外徑公差、厚度公差超過設計要求。解決方法:嚴格控制烘干機的兩輪帶深加工偏差,在深加工后其內、外輪緣厚度控制不能小于設計尺寸的95%或者大于尺寸的11%;輪帶內、外柱面的同軸度公差應按GB1184中9級規定控制。泵不吸水,壓力表劇烈跳動。原因:灌注的引水不足,泵內積有空氣,進口管道和表管漏氣。解決方法:灌足引水,檢查管道,排除漏氣現象。真空表指示高度真空,泵仍不吸水。原因:底閥沒打開或嚴重阻塞,吸水管阻力大,吸上高度過高。解決方法:檢查底閥活門靈活性,除掉阻塞物,盡可能使吸水管道簡單,降低吸水高度。出口壓力表指示有壓力,泵出水很少或沒有出水。原因:出水管阻力大,轉向不對,葉輪阻塞,轉速不足。解決方法:降低管阻,檢查電機轉向,去除葉輪阻塞物,增加轉速。流量低于設計流量。原因:葉輪阻塞,密封環間隙磨損過大,轉速不足。解決方法:去除阻塞物,替換密封環,增加轉速至銘牌上的規定值。泵消耗功率過大。原因:填料壓得過緊,填料室發熱,葉輪磨損,泵流量過大,超過額定值。解決方法:放松填料壓蓋,替換葉輪,關小閘閥,減小流量。泵內聲音反常,泵沒有出水。原因:進口管道阻力過大,吸水高度過大,有空氣進入吸水管,輸送液體的溫度過高。解決方法:檢查進口管道有無阻塞,清洗底閥,降低液體溫度或降低吸水高度。干燥的物件如潮濕,則在真空箱與真空泵之間好加入過濾器,預防潮濕氣體進入真空泵,造成真空泵故障。干燥的物件如干燥后改變為輕量化,體積小(為小顆粒狀),應在工作房間內抽真空口加隔阻網,避免干燥物吸入而損毀真空泵(或電磁閥)。真空箱經多次使用后,會產生不能抽真空的情況,此時應替換門封條或調整箱體上的門扣伸出距離來解決。當真空箱干燥溫度大于2℃時,會產生慢漏氣現象(除66565653外),此時拆開箱體背后蓋板用內六角扳手擰松加熱裝置底座,調換密封圈或擰緊加熱裝置底座來解決。泵組振動原因:泵軸與電機軸不同心,葉輪不均衡,軸承間隙過大。解決方法:調整泵和電機使軸線對準,葉輪經過平衡試驗,不均衡重量要求在3克左右,替換軸承。軸承發熱原因:軸承缺油或油粘度太大影響潤滑,軸承磨損間隙過大,泵與電機不同心。解決方法:加油,換質量高或粘度小的潤滑劑,替換軸承,調整泵和電機,保證同心。噪聲大原因:泵與電機安裝不同心,泵或電機軸承磨損,產生跳動。解決方法:調整泵和電機,保證同心,替換新軸承。術資料2.3.1設備履歷卡、檢修及驗收記載齊全。備運行務必有運行記載。備總裝圖與易損部件圖紙齊全。備操作規范、設備維護檢修規程齊全。備及環境2.4.1設備清潔,外殼無灰塵,無油垢,無碎屑,基礎、底座和環境整潔;不會產生積水、油插等,做到溝見底,軸見光。門、管道、接頭、法蘭和軸封等均達到無泄漏標準。備維護3.1日常維護3.1.1開停泵時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范。常保持機體及周圍環境的整潔。行五定、三絕過濾潤滑制度。期檢查內容3.2.1定時檢查電流、轉速、溫度、流量、壓力是否符合要求。期檢查設備各部運行是否正常,有無反,F象及泄漏現象。見故障處理方式常見故障處理方式見表2。表2現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現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壓力不足或升高1.壓力調整閥調整不2.壓力調整閥失效3.壓力表失效1.調整壓力閥至所需壓力2.檢修壓力調整閥3.檢驗或替換壓力表壓力下降4.貯油箱油面太低5.泵體泄漏或膜片損毀4.加注新油5.檢查替換密封墊或膜片流量不足1.進排料閥泄漏2.膜片損毀3.轉速太慢、調整失效1.檢修或替換進排料閥2.替換膜片3.檢修控制器、調整轉速壓力下降1.補油閥補油不足2.進料不足或進料閥泄漏3.往塞密封漏油1.檢修復油閥2.檢查進料情況及進料閥3.檢修密封部分漏油密封墊、密封圈損毀或過松調整或替換密封墊、密封圈3.4緊急情況停車3.4.1突發性超壓。臨安打水井打井工程隊